桃李满宫堂_分卷阅读_181

  ……我的错啰?
  “反正他们总惦记着你,不好好上课。”皇帝陛下如是说。
  ……真的是我的错啰?
  于是凌蔚躺在床上,开始继续他的教书生涯。
  难得的是,原本教导小殿下们的老师们并没表示出不悦,反而说凌蔚还在养伤,都去教导小殿下们,实在是太卖力太敬业了。
  凌蔚表示自己只是想看个书。
  宫里出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干小萝卜头每天都会相约到宫里书库,人手一张书单找书,然后不让其他人帮忙,一人抱着两三本书去看望凌蔚。
  然后待傍晚的时候,一干小萝卜头又抱着书到书库,将书放好之后再回去休息。
  “殿下啊,这书还是奴婢来抱吧?”内侍忙道。
  锦阙摇头:“瑾堂说,每天闷在宫里不好好运动,对身体不好。本王年纪还小,不能学骑射,会伤了身体,所以最好多走走。”
  “每天走路去书库,在走路去见瑾堂,再走路去书库,最后走路回去。”七皇子黎濂接嘴道,“瑾堂说运动量就够了。每天走路,身体好好,长得高高。”
  “最开始有点累。”安康小声笑道,“但是现在走走歇歇,还是能坚持下来的。”
  反正瑾堂怎么说都是对的。每天大家一起走,边走边聊边玩,比坐车啊被人抱着有趣多了。
  虽然宫里的孩子娇气,但凌蔚教导他们的时候,都有意让他们多动动。
  黎隶本就擅长骑马打仗,对儿女娇弱的模样很看不爽,很支持凌蔚的举措。
  刘皇后则是,只要孩子们健康,一切礼仪都是纸老虎,她一个人都可以收拾了。
  只是凌蔚去江南的这段时间,其他老师只会教导自己本职的工作,就没人组织他们蹦蹦跳跳了,宫里其他下人也担心小殿下们跌着摔着,恨不得让他们一直脚不沾地。
  小孩子课程紧,也自然没有闲时玩耍。本来以前每天早上凌蔚还会组织他们广播体操,但凌蔚不在,没人组织,他们自己肯定是不会练的。
  凌蔚回来的时候,就发现小殿下们精神气比他走之前差了许多。询问之下,就知道运动量小了。
  小孩子不多动动,身体怎么好?
  凌蔚躺着,自然无法继续组织小殿下们运动,他就想了这么个法子。
  从皇子公主住的地方,到书库的距离还是有点远的,来回多走个几次,那运动量也够了。
  而从住的地方,到书库的那条道正好穿越过包括御花园在内的几个花园,多看看植物,多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是不错的。
  花花草草多,小孩子们走着也觉得有趣。
  秋冬时节,小殿下们裹成圆圆的小团子,一蹦一跳的去搬书,有时候被妃嫔们看到了,也忍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是宫里难得的很有活力的一副画面。
  小殿下们把书搬回来的时候,还会叽叽喳喳的跟凌蔚讲在路上遇到的事。一片叶子,一朵未开败的话,似乎每天去“逛园子”,他们都有新的发现。
  凌蔚总是会很耐心的听他们讲完趣事,还会“强行科普”。
  比如说到叶子,凌蔚就会提起那叶子是什么种类,其生长规律如何,有什么作用之类的。似乎任何一件小事,在他眼中都是了不起的知识,经常听得小殿下们惊呼连连。
  太子来晃悠了几次,就向黎隶打报告,希望在公事之余,也来旁听。
  皇帝陛下来旁听了几次,嘴角抽搐着同意了太子的请求。
  这凌蔚,也太能扯了,连个叶子都能讲出不同的道理,只是那叶子所属植物的自然规律也就罢了,还有由每片叶子的不同引申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甚至还能讲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小故事。
  只是一片叶子而已……
  别说太子,连他都想继续听听,凌蔚还能扯出什么来。
  凌蔚也闲得慌,脑袋里储存了太多的知识没机会说出来,平时上课也有固定的内容,不好满嘴跑火车。现在皇帝陛下恩准他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就开始侃大山了,看着小朋友崇拜的小眼神,他心里那个美啊,比喝了陈年老窖还醉熏熏的。
  除了通过小殿下们每日的见闻强行侃大山之外,凌蔚也终于可以看到他心心念念的书了。
  因为过目不忘,凌蔚看书速度非常恐怖。他看完一本之后,就开始回忆思考,然后把书讲给孩子们听。
  看书只是强行记忆,讲书才是把书中之事归于己用。凌蔚讲的虽然浅显,却都是书中的精华部分,小殿下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是一些医药农工的知识,他也能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讲给小殿下们听。
  太子恨不得常驻这里,不错过凌蔚每一次讲书。
  但是他还有很多事要忙,不能像小的时候一样,只读书学习就好了。
  人长大了,总是会越来越身不由己。
  太子对此很不满。
  凌蔚看在眼里,就在自己看过的书中选择对太子有用的书,在太子抽空来的时候,专门讲解给太子听——这比讲给小殿下们深奥多了,还夹杂了许多太子遇到过的事。但小殿下们或许不能全听懂,却也能听进去几分,甚至问出一些稚嫩却不幼稚的问题,反而给两人许多启迪。
  在太子忙碌的时候,就自己带着那本书,闲暇时间翻来看看,既能加深理解,又算是休息。如果有什么疑问,就记下来,到下一次看望凌蔚的时候再提出来。
  太子无论何时都拿着一本书,空余时间就翻来看,还用个小本子做笔记。和太子共事的臣子好奇问道,太子便说,那是凌蔚布置的功课。
  学无止境,即使忙于共事,也不能疏忽学习。
  “瑾堂在养伤的时候也没闲着,他就惦记着宫里的藏书了。”太子还笑道,“真羡慕弟弟妹妹们,瑾堂看书后,还会给他们讲解,若不是孤太忙,恨不得时时也去旁听。”
  “殿下们年幼,能听懂?”宫里的藏书大部分还是很深奥的。
  “瑾堂总能用听得懂的话来讲解。”太子道,“瑾堂说,就跟音乐一样,懂音乐的人,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是擅长的。《三字经》和《千字文》可都是他编纂的。”
  太子这是第一次正式承认这两部已经在晏朝推广开来,几乎是蒙学儿童必学的启蒙书籍是凌蔚编纂的了。
  凌蔚编纂这两部书的时候花了很多心血。《三字经》和《千字文》用了许多典故,但是晏朝的历史和华国的历史并不尽同,时间点也不同,他删改了不少内容,替换上了这个世界的典故。
  为了让典故具有代表性,又能朗朗上口,凌蔚改稿不下百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