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第350节

  只是此言一出。
  李善依旧开口道。
  “陛下,此事臣会调查的水落石出,请陛下放心,给予臣半年时间,会给陛下一个交代。”
  “东厂之事,无论如何不得以宦官掌权,可设东厂,监督百官,但由大儒掌控,否则人心惶惶,于朝政不利,与大夏不利。”
  李善面无表情道。
  他还是拒绝。
  这种事情,就是不能答应,除非让大儒来管,毕竟大儒会站在一个中立角度处理事情,不会偏袒皇帝,也不会偏袒他们。
  这些宦官不一样,纯纯的就是偏袒皇帝。
  甚至说难听点,就是皇帝的走狗,让他们掌权,绝无可能。
  “大儒掌管?”
  “你怎么能确定,此次和亲,与儒家没有关系?”
  “少给朕废话,如若尔等不答应,全给朕告老还乡。”
  永盛大帝倒也直接。
  自己退了一步,结果这帮人还不让步,那就都别玩。
  可是,当此话一说。
  李善却神色坚定,将自己头上的官帽缓缓摘下。
  “既陛下执意,臣李善,今日辞官。”
  李善开口。
  一瞬间,大堂安静到死。
  几乎令人窒息。
  堂堂大夏宰相,当朝辞官?
  这事足够引起王朝动荡。
  可下一刻,又是一道声音响起。
  “臣,胡庸,愿辞官回乡。”
  是吏部尚书的声音。
  胡庸开口,不过话术要好一些,没有李善这么刚。
  很快,一道道声音响起。
  文官这边几乎一个个脱帽。
  武将一块,也在咬牙犹豫,最终还是深吸一口气,将官帽摘下。
  因为如若皇帝执意如此。
  他们早晚要出事。
  与其如此,不如现在乘着有人带头,一起闹事。
  反正法不责众。
  这一刻。
  永盛大帝沉默了。
  可内心的愤怒,却如同火山喷发一般。
  怒不可遏。
  第98章 :帝王之怒,罢黜百官,囚禁宰相,朝野动荡
  朝堂当中。
  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发生。
  这场战争,无关一切,而是皇帝与满朝文武的争斗。
  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争斗。
  永盛大帝的目光,一直落在李善身上。
  他的内心,早已经怒不可遏。
  自己是皇帝。
  没想到因为一件这样的事情,居然遭到如此反对。
  这天下到底还是不是他李家的?
  一旁的太监刘言,脸色也不太好看,实际上如果可以的话,他是希望皇帝退让的。
  这朝堂当中的文武百官,任何一个,皇帝都可以随意替换。
  可当百官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这股力量就很可怕。
  百官请辞,这可不是小事。
  一但皇帝激烈一些,会引来天下瞩目,毕竟对于盛世而言,百官请辞可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如果站在中间立场来说,这件事情的的确确是永盛大帝心急了一些。
  东厂。
  一把悬在百官头顶上的刀。
  没有人希望自己头顶上有一把明晃晃的刀。
  尤其是,这群人并没有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再加上有一个相权在这里。
  百官之首。
  这就好像设立一个机构,全方位盯着武将,无论是行动还是经济支出,死死盯着。
  你看武将闹不闹?
  再说直接点,设立一个机构,专门把控各地藩王,一举一动,包括收入支出,全部由朝廷来控制,这些藩王又不蠢,你这么严格查我,那我就造反。
  百盟书
  百官也是如此。
  设立机构问题不大。
  毕竟出了这么一件事情,国运都差点被窃取,但得让自己人来监督,而不是让一群太监,一群宦官,一群天之家奴来监督他们。
  这样的话,他们不愿意。
  谁要是同意,谁就可以等着温水煮青蛙吧。
  以后皇帝做错了,是要说还是不说?
  不说,倒霉的是百姓。
  说,倒霉的就是自己。
  这种机构,就不能让宦官来当。
  百官的意思很明确,他们跪在地上,摘掉自己头上的官帽,放在地上,一个个沉默不语。
  “好。”
  “好啊。”
  “当真是好啊。”
  “十二年来,朕在位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唯尊儒术,纳贤招士,听谏言,每日三省。”
  “却不曾想,换来的是这般局面。”
  “恩,不错,不错。”
  永盛大帝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缓缓开口,可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皇帝心中有气,有天大的怒气。
  “既然如此。”
  “来人。”
  永盛大帝开口,他目光在这一刻,瞬间变得极其冷冽。
  “将殿下百官全部扣押于问心殿,三日内若无悔改之意,罢免一切官职,由其下官员接替。”
  “再将宰相李善,扣押京都大牢,没有朕的旨意,不得放人。”
  “悬灯司,镇府司,大理寺三方联手,给朕彻查这些官员,朕倒要看看,尔等是有多清廉,尔等是有多高尚。”
  永盛大帝没有废话。
  他是马上的皇帝。
  不是文弱的皇帝。
  闹事是吧?
  罢官是吧?
  那就统统滚,想要告老还乡是吧?那就滚回去。
  不过要是被查出来有劣迹之事,那就别怪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无情无义。
  此言一出。
  百官脸色皆然一变,他们没想到皇帝的态度居然如此坚决。
  说实话,大家一起闹事,最主要的还是认为,法不责众。
  再加上大家态度如此强硬,按理说皇帝应该也不敢争什么吧?
  主要是,永盛大帝并非是暴君也不是昏君,反而是个明君,既是明君,那么就不会乱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