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518节

  也是他们手下留情了,如果当时他们跟斯也帝国,兰各浮公国说什么,你们打正赤国一顿,我们就给些好处。
  相信这两个国家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但得饶人处且饶人,都跑到万里之外了,也懒得理他们。
  众人聊着,只见楼下小货郎挑着担子,担子上还放着早就便宜到一斤一百五十文的棉花。这样便宜的棉花让很多人都穿得起棉衣,用得起棉被。
  纪彬笑笑,喝下酒杯里的水酒。好像他穿过来,也是有些用的。
  旁边平老板还在嘱咐柴力,明显以哥哥名义跟柴力说话,让他好好对燕芷游,而且他还准备了不少礼物,让他带回去,给柴力家孩子,还有给燕芷游的物件。
  柴力只好称是,半点不敢拒绝。
  谭承乐谢建宝则跟柳卫宏在聊海上的经历,那些经历怎么听都听不够。
  楼下路过的百姓,酒楼里吃酒的食客,人人都在讨论海外有什么,人人在想外面的世界。还有人在讨论,他们的蒸汽船还可以用来做什么,能不能载着他们去南军国其他地方看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也想试试。
  世界也不止一个汴京,更不止一个南军国,还有更远的世界等着他们探索。
  这次航行对太多人带来震撼,也继续影响着南军国每一个人。现在也不过是开始而已。以后的南军国会越来越好。
  纪彬听着众人的议论,心里又浮现那个航海地图,挂在圣人书房最显眼位置的地图。以后的船务司,以后的航海路,这会更加顺畅。纪彬又想到引娘,她现在应该在路上了吧?
  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天,但汴京内外讨论海外的声音并未停歇,反而随着急速船通向全国各地传遍整个南军国。
  从此以后,南军国的还行,他们陆上国家百姓,对大海再也不是一无所知。
  南军国百姓的热情,让海外使团中的兰各浮王子跟斯也王子,塞梅王子有些不解。为什么他们国家的百姓,如此不同?不解之后,甚至有些后怕。
  如此有活力的臣民,似乎是这个古老国家永远散发生机的原因。
  纪彬在宴席上看到他们的表情,笑着拍拍他们肩膀,却并未说什么。想研究南军国?还早着呢。
  纪彬被请到圣人侧位坐着,他跟太子同坐一席,都离圣人最近。引娘则跟太子妃在一起,冲着他笑笑,显然习惯跟皇后太子妃她们相处。
  太子知道纪彬跟他坐一起,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眼神带着崇拜,一定要拉着纪彬说话。
  剩下柴力陈乙,墨敬仪等人的位置自然不用说。出海的三百八十九人,都在下面的宴席当中。文武百官,海外使者团也各有位置。
  千人宴席的场面足够震撼。
  这场千人宴会,也让南军国的航海史正式展开新的篇章。准都知道这页篇章是谁掀起的。纪彬。只有这个名字了。
  单是在口中说一次,都会振奋人心的名字。
  最开始的他,只是个小货郎而已。可现在呢?
  能形容他的话实在太多了,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
  宴会上,所有人心里都对南军国的未来充满期待。
  除了海外使者团,他们六十个人从进入南军国就开始吃惊,一直到现在,表情带着惊讶。这样的伟大古国,这样散发着勃勃生机的古国,实在是太奇怪了。怎么会有一个国家能有这样的生命力?
  这些答案只有他们一点点自己探寻,因为南军国的文武百官,黎明百姓,已经要迎来新篇章了!他们没时间想这些!
  让南军国百姓过得更好,让他们的粮食穗子更饱满,让道路更加宽敞,让全国更多学校。他们要开始行动了。
  第165章 【正文完结】
  千人接风宴会,办的比圣人生辰都隆重。
  这次宴会过后,就是真正的接待使者团了,好在在海太城的时候都做过登记,这些人什么国家,什么位置,大致面积,都做了解。
  圣人接下来的时间,自然开始接见,不过除了几个大国之外,剩下的也是草草见见,并不会给太多时间。
  这些使者团的人自然明白缘由,可看着兰各浮跟斯也的王子都是一脸尊敬,谁又敢说什么。
  越是在这里待得久,越是奇怪。
  他们南军国地方这么大,放在地中海那边,肯定会成为一个一个的小国,分成十几个都不成问题。
  但他们南军国是一整块,是一起的。这么庞大的帝国,太难管理了。可人家还能管理成功。
  最让使者团震惊的是,他们在汴京见到太多丝绸,太多他们都没见过的上好布料瓷器。更有十分精美的艺术品,那个羽毛画怎么可以那么好看。还有棉花。
  棉花这东西,能在冬天保暖!他们南军国的人还能在夏天做出冰块!
  让兰各浮跟斯也献出宝物的急速船,他们这里竟然有十几条,而且随时都能造,还会造的更多!
  这一切让他们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里没有战争,没有流血,只有生机勃勃地发展。
  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巍峨的城墙,还有热闹的坊市,他们城市太大了,大到在这里可以迷路。而且每个臣民似乎都有自己的傲骨。
  在使者团沉迷这一切的时候,带他们来的纪彬已经跟圣人交接完了。该说的都说了,该交代的都交代。如此一来,他终于可以放假!
  自从船务司开设,纪彬基本都没休息过。说了当官会很累,大家这信了吧!现在虽然不算是当官,但该累还是累的。
  圣人看着他,忍不住笑∶"这都累了?那朕呢?"
  不得不说,圣人是难得勤恳的皇帝,什么事都在抓,什么事都在做。
  但让纪彬休息这事,还是可以的。只是纪彬要回家,圣人给了他一箱资料。
  巧的是,这资料正是纪彬之前给朝廷的,也就是一路上的见闻路线。
  圣人笑∶"回家休息的时候看看,我还是希望由你来著书。"
  圣人保持当太子那会的习惯,私下里并不多称朕,而多用我,特别在近臣面前,这种称呼比较多。
  纪彬确实挺受用的,但看着自己随时记的资料,有时候写的是龙飞凤舞了些。
  圣人又笑∶"时间倒不着急,你先歇着,反正最近不会出海。""但下次出海的时候,船队必然更大。"
  因为他们已经在筹备更大的蒸汽船,到时候就不是二十一米的船只,至少翻一倍。
  现在朝中已经没人强烈反对这件事,因为都看到了出海的收获。
  出海不过半年,就能收获这么多东西,还有万邦来朝的迹象,当官的,谁不想名垂青史,谁不想在最好的朝代留下自己的名字?
  圣人励精图治,势必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如今收揽的人才也多,若是能在这个时候做出些成绩,青史留名,指日可待。
  再有纪彬这种高人,谁都知道,南军国只会越来越好。
  大势所趋,没人能阻挡。
  所以拦着的官员越来越少。
  纪彬在家著书这段时间,不仅能把航海线路补完,还能形成更为系统的书籍,作为航海指南。船务司那边有主簿带着,继续造新的,更大的蒸汽船,这次国库出钱,不管是钱跟物件都不缺。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纪彬拱手,算是接下这些东西。不就是写书吗,写!他也算写过一本了。
  使者团的人还想找纪彬的时候,纪彬已经带着引娘,柴力,以及协理部的人离开。
  江志乌革留在汴京,他们有海上航行的经验,又知道怎么在海上用兵,小小的海太城用不了这么多人才。
  江志乌革,还有海太城的指挥副使宗亦杨,都会调到全国各处港口城市。
  以前很多港口的指挥使,对海上作战都没什么经验,现在补充人才进去,才能更好保护当地百姓。
  而之前的指挥使,则是会放到海太城历练。渐渐的,海太城港口,竟然成了练兵的地方。
  不少武官都说,若是想当海军,那必然要去海太城,若是想当平原指挥使,就要去边城历练。这两处历练之地,竟然渐渐成为南军国传统。
  译者们同样留在汴京,以前用书比较着急,才把他们拉到船务司翻译。现在都可以在汴京的官署做事。不用吃海太城的苦。
  话是这么说,很多译者突然发现,他们非常不舍,在海太城的日子其实也挺快乐的。
  所以纪彬引娘,陈乙柳卫宏离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相送。甚至太子也在其中,只是低调得很,大家都装作不知道。
  码头不少人看见是定波号要回海太城,下意识看过去,再看看上面站着的人,不由得对纪彬招手。
  纪彬,纪先生!带着船队航海的男人!
  还带回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让环球都知道了南军国,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南军国是那么强大。
  这样的人回家,谁能不出来送呢。
  纪彬引娘看着岸边的人挥舞手臂,挥舞帽子,轻轻笑了下。
  汴京城的百姓们还是那么热情。
  他们那么淳朴可爱,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都知道。岸边还站着他的好友们,平老板,江志乌革,谭承乐谢建宝,太子也在其中。甚至还有匆匆听到消息赶过来的使者团。其中塞梅王子还大喊着主人主人,显得格外好笑。
  纪彬倒是没什么留恋。
  有了蒸汽船之后,一切距离都缩短了,他想来的话,可以随时过来,来回也就三四天时间。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可能现在还不习惯。等时间久了,自然知道有多便利。
  跟着纪彬回家的,还有一头小长颈鹿,这是圣人专门给他的。还说什么,纪彬家有个私塾,正好放里面给孩子们玩。经过圣人亲口提过的私塾,以后的夫子是不用愁了。
  不过现在那里也不愁夫子,自从万举人,谷举人都是从那里面教书出来,考上举人,他那已经成了风水宝地。
  从汴京回家,这一路还经过无仙城。
  到无仙城的时候柳卫宏倒是下船,他要从无仙城回宿勤郡柳家,已经很久没回去,现在自然要回家看看。
  柳卫宏还带着他那些兄弟们一起走,说了等在家休息够,立刻去找纪彬。
  纪彬自然欢迎。
  从无仙城走的时候也是很感慨,他头一次接触船运,就是从无仙城出发。现在有了自己的船队,也跟这里关系很不错。
  最后到海太城的时候,海太城还是熟悉的一切。
  这里的工作也很好安排,船务司还是主簿管着,指挥营则交给柴力,副使宗亦杨立刻回汴京,很多地方海域的指挥营,都等着他去训练。
  海太城还是跟之前那样平静,五所官学上课的时候安安静静,也都知道船务司这边不能靠近,自然听话。
  但凡敢过来的人,都会被直接退学。这种惩罚太严厉了,没人不听。
  他们一群人回来,柴力带着引娘去找燕芷游,然后自己再去指挥营接手事情。
  纪彬则带着船务司协理部的人去船务司看看。
  说起来从八月十八出海回来,到现在九月初六了,他还没去过船务司。
  其实那边也没什么事,协理部肯定在捣鼓什么东西,李家主还在造急速船,现在十几艘急速船都不够用。
  纪彬还送出两个。肯定要抓紧时间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