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嫡出_分卷阅读_101

  王氏拨弄着一串玛瑙珠子问:“怎么说?”
  郑佑诚乐了乐,“母亲上次没听葛家大郎说他妹妹那性子么,二郎却是个爱文不爱武的,两人怕是凑不到一处去,四郎的性子倒是合一些。”
  王氏却不以为然道:“依我看,就是得二郎这般的性情才成,一动一静,方能和睦,若是换了四郎,还不得见天儿的从天亮打到天黑,那这后宅里还要不要消停了。况且,四郎年纪尚轻,总还能再等两年,二郎却是不能再等了。”
  郑佑诚似乎还有些不大同意,但不好反驳王氏,只说:“他家的三郎才没在高句丽了,虽说这不影响嫁娶之事,但葛家二老一时未必有这个心思啊。”
  “你且看看”,王氏让焦嫫嫫将郑明珠的信取了递与他,等他看了又说:“他家大郎都暗自选好了人,只等明年夏天崔家的事一过就下聘了。葛家三郎一命,换了关西十三郡的统领权,葛家也算值了。伤心总也有个度,我又不叫你立时便与葛家定下来,左右现下得闲,你就先去趟弘化。
  一则,三郎庆之的事咱们也该有个表示;二则,你刚好瞧瞧那凤哥儿,旁人说的总不作准,还是得自家过了眼才是。你也先不必露话,只若瞧着那孩子当真不错,年后我便也去一趟,正好也与葛夫人叙叙旧,到时还拿不定主意我便将二郎、四郎都带去,看后再定。”
  郑佑诚想了想,如此也是,便点头道:“那儿子备几样儿东西,这几天就动身。”
  “我这里也有些要带给葛夫人的物什,走时你一并带了去。”
  郑佑诚答应着,又同她说了一会子郑明珠的病,方回去了。
  两日后,郑佑诚动身往弘化葛家去。
  同时,十一月初,大周四路兵将先后逼向了东都的陈启民,陈启民听闻擒拿他的大周军里竟有自己的父亲亲自带兵,慌忙率众向西挺进潼关。
  葛家的大公子葛从仪与父亲一同镇守在弘化,得了密报便献计让元文宫出面向陈启民诈降,将陈启民引进弘化。
  跟随陈启民谋反的一些世家子弟本就都未经过甚真正的战事,离了东都后这一路早已疲惫不堪,一部分人早就劝他来策反元文宫,如今见元文宫自投,都只顾进城好好休整一番,陈启民行在后面,见前几路人马进城无碍,虽是有些许犹豫,但也跟着元文宫进来。
  然刚过弘农宫,大周的四路追兵便到了,城门不但未关,反是大开,将陈启民来了个里外夹击。
  大司马陈吉亲自押了他进京谢罪,皇帝下了旨,命陈吉亲自督斩。
  一时京城轰动,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冷眼旁观。
  埋伏陈启民当日,郑佑诚便在弘化葛府上做客,葛老爷合葛夫人十分高兴他来,尤其是葛夫人,嘱咐他明年春定要让王氏来弘化住几日,郑佑诚瞧着她大抵也有合两姓之好的意思,不由乐得答应。
  郑佑诚在弘化郡留了六、七日,走时葛老爷再三挽留,但郑佑诚见他连日里十分繁忙,不便再多做打扰,应了年后再来,这才告辞而去。
  短短三月之内,陈启民被斩,大司马陈吉告病失势,皇帝虽未撤他的官职,但其抱病在家,朝堂实权已多落于吏部尚书常严光之手。
  ☆、第111章
  因葛家派了人护送郑佑诚回来比去时顺畅的多,不到两日便到了燕州。
  到松菊堂时正赶上老太爷也在,便先说了说这一路的见闻以及当日陈启民被擒之事,老太爷听得若有所思,说:“这陈启民谋求生计不足百日便大败被杀,倒还不如那些草莽折腾的时间久。”
  郑佑诚想了想道:“那些人都是贫寒出身,拢络的也都是贫寒之人,做起事来无所顾忌,利益同向,倒打出了名头。而陈启民部下这些人不少是达官子弟,在之前因各家利益相牵,本就不是十分齐心,再加之各世家早对陈吉大为不满,此次暗中使力的人也不少,如此才叫陈启民败的这般快。”
  老太爷微微点头:“世家未被打压时也各自相争的厉害,如今总算暗里齐心了一回。”
  “那也不过是一时之事”,王氏在一旁道,她对陈启民缘何大败被擒一事不十分上心,只转而问道:“葛家老爷、夫人都好么?我叫你带给他家夫人的东西可都带到了?凤哥儿见着了么,如何?”
  郑佑诚笑了笑一一答道:“葛家重得了皇上信任,葛老爷与夫人自然一且都好。凤哥儿那孩子我也见了,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咱们原以为是葛家老爷纵着的,可陈启民带兵进弘化那日,这孩子竟也带人跟着去迎战了,并非是娇纵玩闹,而是当真有些功夫在身上,平日的待人接物也是大气的很,只有些鬼精灵儿,是个好孩子。葛夫人再三嘱咐了请母亲过完年天气暖了定要去弘化住几日,说几年未与母亲见过了,想念得很。”
  王氏一听这话便知葛家也有这个意思,便即笑叹道:“是好多年了未见了,既这么着我便明年春去看看。”
  老太爷听了也不置可否,说:“你若想去,也不必等到开春,正月里去走动走动也好,先前离的远,总是葛家大郎或三郎到燕州来,现今三郎没了,昭哥儿和瑞哥儿年前不在家没去一趟尚说的过去,但年后该去瞧瞧的。”
  王氏见他今日倒少有的温和,便也“嗯“了一声,只等郑泽昭和郑泽瑞过年回府。
  腊月二十二郑泽昭回了燕州。
  ☆、第112章
  这个新年,大周大部分州、郡都笼罩在战事之中,过的并不喜庆。
  郑家里,郑老太爷因心中之愿未偿,内里闷着一口气,脸上自也显不出甚么笑意来。
  而孩子当中,郑泽昭伤着、郑泽瑞未回府、郑明薇又自八月那一病后一直未好,愈发瘦了下去,整个人跟缓不过来似的没了精神。
  林氏一颗心都顾在她身上,连与三夫人计较的心思都弱了,反有些沉默寡言起来。
  吃过年夜饭就是按部就班的守岁、磕头拜年,外面虽仍是爆竹声声,但听在各人耳里,有的觉得热闹,有的却更感冷清和无趣。
  明玥也不知是否被邓环娘说着了,三十儿方过,还真发起病来,病情来势汹汹,又是发热又是咳嗽,折腾了好几日,直到年初六,郑明珠和崔煜回来拜年她也没能从被子里爬起来。
  眼下崔家的孝期只余半年,崔煜等孙儿一辈已不用规守太多,这次来也不用像之前那般素衣、素食,且因着之前年节未允备礼,这次特意备了厚礼,便连郑家的下人们也几乎一个不落的全都有赏,里里外外的算是做足了郑明珠的面子。
  王氏红着眼圈将郑明珠前前后后打量一番,末了又拉着她到内室细细的问过她身子到底如何,自己给她寻的土方可管用。
  郑明珠先是哭了一记,又将郎霖当日的话与王氏说了一遍,眼下到底时间尚短,不晓得成效,王氏便叹了声拍拍她说:
  “既如此,你就暂且放宽了心。我今儿瞧着煜哥儿待你的模样显是将上回的事记在心里的,他如今敬你重你,你也莫要置闲气,这两年里抓紧调养好身子是正经,祖母不论想甚么法子都会帮你的。”
  郑明珠点点头,倒也显出些决心之势来。
  她们在郑家也只留了一日,第二天便返回清河去。
  过了上元节,朝廷在一片低迷当中终于听到个好消息,——毅郡王大胜突厥东西两部,并将突厥驱退两百余里!此次一仗打了近五个月,彻底将突厥击垮,所剩残余皆是老弱妇孺,至少十年之内,突厥再无还手之力。
  皇上亲自站在城墙迎接众将士,并且决定,三月初,再次发兵讨伐高句丽。
  此言一出,连着几日,百官之中没人敢说话。皇上沉着脸下诏再次征发举国之军,调八千黑骑卫以及余下的六路府兵为先锋,计划分十八路并进。
  “皇兄当真要再次亲征么?”徐璟脸色苍白的靠在一张明黄矮塌上,挣扎要下来行礼。
  皇上过来扶了他一下,示意他不要动,转而道:“小爽,连你也要拦阻哥哥么?唉,朕知道对你不起,上次的三千名黑骑卫朕没有给你带回来你心里恐是在怪朕吧,如今要再调八千来,你心下不舍也是应当的。”
  徐璟忙使劲儿欠了欠身,“臣弟万万不敢,黑骑卫本就是朝廷之兵,理应唯皇命是从,臣弟何来不舍之说。”
  “是啊”,皇上拍拍他,说道:“他们既是朕的子民又是朕的将士,朕也十分心疼。黑骑卫的一应配备俱是大周军中最强,光是马匹、遁甲、弓箭等便要六个州地两年的税银,倾我大周之力也就选出这三万精锐,失了他们,朕也当真是日日痛心呐!”
  徐璟想到那三千骁勇男儿恐都是身中乱箭,曝尸荒野,还可能如头一年的几十万将士一般,头颅被高句丽人砍下,一个挨一个的垒起了长城……心中不禁气血翻涌,强行压下一口已冲到喉头的鲜血,他额上滴着冷汗道:“皇兄,请让臣弟为先锋先替我大周攻打辽东城。”
  皇上摇头:“你刚替朕打完突厥,应当歇歇,况且你这病眼下发的愈加频繁,朕听说西域有奇医,或许能治此症,已派人去寻,你在京中安心等着便是。”
  “皇兄……”
  “莫要再争了”,皇上打断了他的话,顿了顿又续道:“如今朕两败于高句丽,此次若不倾国之兵将其攻下,那我大周的国威何在?皇家的颜面又何在!朕意已决,小爽,你莫要再劝了。”
  徐璟闭了闭眼,心中既疲累又忧虑,到底没忍住,嘴角渗出丝血来。
  二月中,皇帝出行涿郡,到达临渝宫,在野外祭祀黄帝。
  其时,已有不少士兵叛逃,皇上命人将逃兵抓回,当众斩杀,这其中还有当初跟着陈启民谋反的,皇上之前免了他们的死罪,但须得跟着再征高句丽,将功赎罪。
  郑家因听闻此次又调集了八千黑骑卫,王氏十分担心郑泽瑞也在其中,不断派人去打听消息,所幸后来得知郑泽瑞南下平匪,并未在攻打高句丽的八千人当中,这才稍稍放了心。
  王氏原是打算正月里带着郑泽昭和郑泽瑞去趟弘化葛家,但因郑泽昭的伤势未好,不宜走动,又赶着朝廷征各地兵马,遂给葛夫人去信,说恐得耽搁些日子再到。
  到了三月,朝廷发兵,郑泽昭的伤也无碍行走,王氏见郑泽瑞一时半会儿的赶不回来,便决定先带郑泽昭去探望一番。
  葛夫人闻信,特意派了人来接,王氏也没有与郑泽昭明说,毕竟还未见了葛夫人与葛姑娘的面,她自己也没想好这亲事到底定给谁,恐说了反生尴尬,是以只做出寻常探望世交的样子,想了一圈,将二房里的郑泽慕和三房里的郑明霞也都带上。
  郑泽昭看了眼因前阵子生病瘦了一圈的明玥,说:“七妹病好了,还有八哥儿现下大了,爱跟着出去看看,祖母不若把咱们几个都带着,路上也热闹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