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交易(快穿)_分卷阅读_214
“奶,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将来让奶奶你做个老封君,买丫鬟伺候你,让你不再辛苦。”阿瑶从李秀才的家里出来,便如是的对孟奶奶说道。
孟奶奶听着孙子这话,顿时眉开眼笑的说道,“那奶奶就等着享我们小宝的清福了。”这个时候的她,其实这个时候的她,压根就没把孙子的话当真,毕竟科举一途,何其艰难,看李秀才就知道了。
但却没想到,在十余年后,她真的就成为了人人都羡慕的老封君。
阿瑶和孟奶奶一路说说笑笑的回到家里,便见一个年约五旬,身形有些矮小,因长期在田地里劳作的缘故,整个人都有些黑瘦,一双眼睛有些浑浊,正是孟二爷爷。
“大嫂,你和小宝回来了。”孟二爷爷在看到孟奶奶后,笑着打招呼说道。
真丑!
阿瑶轻轻的眨了眨眼,不过嘴上却开口说:“二爷爷好。”
“小宝乖。”孟二爷爷的目光落到阿瑶的身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阿瑶年纪小,不担心的缘故,他的脸上的表情,一点都没掩饰,带了些许的可惜和遗憾。
若阿瑶真的是个小孩子的话,他自是看不出来,但可惜,如今的阿瑶可是个披着七岁小孩子,但内里却是个活了不知道几千年的老妖怪,自是看的清清楚楚。
“二弟,你来是有什么事吗?”孟奶奶打从李秀才家里出来,这一路上都被阿瑶的甜言蜜语哄得很是开心,心情大好,因而在见到孟二爷爷的时候,也难得露出了笑脸,开口问。
孟二爷爷听到这话,黑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我今日是来给嫂子报喜的。”说着不自觉的搓了搓手。
“报喜?”孟奶奶的反应倒也快的很,“大牛的婚事定下了?”
孟大牛是孟二爷爷的长孙,今年十七,之所以比孟春的年纪还要大几岁,是因为阿瑶的爹娘,孟大梁和王氏虽然成亲早,但两人成亲好几年,都没有孩子,一直到二婶张氏进门,次年,孟家才添了孟春这个长孙女。
孟二爷爷的孙子虽然多,但大牛是长孙,在孟二爷爷心里的地位,自是和其他孙子不同,提起他的婚事,脸上的笑容也比刚才要灿烂,“恩,已经定下了。是隔壁大杨村赵大刀的女儿。”
“赵大刀的女儿,赵娇娇?”孟奶奶的神情有些吃惊。
阿瑶如今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知道赵大刀是谁?
因此,他很能理解孟奶奶此时的吃惊。
大杨村的赵大刀,是三里五村里唯一的屠夫,有着一手家传的杀猪手艺,家里的条件不错,况且赵大刀有三个儿子,却只有一个女儿,自小就宠的厉害。按道理来说,赵娇娇做为赵大刀唯一的女儿,是不大可能会许给孟大牛,毕竟孟大牛在同龄人中,并不出彩。
不过事总有例外。
别听赵娇娇的名字娇俏,但她生的可一点都不娇俏,模样随了她爹赵大刀,模样粗狂,若是男子的话,自是没什么不妥,还会被老人称赞一句,结实小伙,但若是女子的话……恩,就不好说了。更不用说,赵娇娇不但模样长得不好,就是身材也不好,个头虽不算高,但身材却比二婶张氏还要壮实一些。
因此,赵娇娇虽说是屠夫家的姑娘,家境也好,但到了她说亲的年纪,登门提亲的却不多。
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提亲人中,孟大牛就属于矮子拔高,被赵大刀给相中了。
孟二爷爷说起这个,神情便有些自豪起来:“就是她。”
“那倒是不错。”孟奶奶很快便回过神来,笑着问道:“那就恭喜二弟了,什么时候下聘?日子可定好了?”
“已经都定好了,就在后日里,到时候还要麻烦大嫂也跟着跑一趟。”孟二爷爷如是的开口说道。
孟奶奶虽然和孟二爷爷的妻子吴氏,因性情等缘故,不太合得来,不过孟大牛也是她的侄孙,他定亲是大事,孟二爷爷又亲自来请,她自是不会推辞,一口答应下来:“自然是没问题,到时候,我会给大牛媳妇封个厚实的红包。”
这做为夫家的长辈去下聘,孟奶奶也不是白去的,是要给未来侄孙媳妇封个红包,讨个彩头的。
“那个,…大嫂…”说起这个,孟二爷爷的脸上的喜色淡了不少,连带着声音也都小了一些,“我今日除了来给大嫂报喜外,还有一事相求,就是,赵大刀那边要八两的聘礼银子,再加上办酒席的钱……“脸上浮现了一丝尴尬,”……大嫂,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家里的孩子多,花销也大,银钱上就有些不大凑手,不知大嫂能不能先借我一些?”
说着又匆匆的补了一句,“等我手头离宽裕了,立刻就还你。”
听到这话,孟奶奶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心里很是犹豫。
她家里虽然是比孟二爷爷那里宽裕一些,但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如今孙子要读书,日后的花销怕是一下就上去了,毕竟读书可是很费银子的,再者还有家里的几个孙女,也都陆陆续续的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尤其是大孙女,都已经十四了,在家呆不了两年的,虽说嫁女儿不比娶媳妇,但也要给孙女准备些嫁妆,这样她到了婆家,才更有底气。
如此一想,孟奶奶的心里便有些不大情愿了。
不过嘴上却问句:“不知道二弟你想借多少?”不等孟二爷爷回答,便又说,“……我家虽说是比你家略强一些,但如今小宝又要念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大春她们姐妹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家里多少也要准备一点,若是多的话,我怕也拿不出来。”
孟二爷爷一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一半,这还是一家子骨肉呢?问她借个钱,都这么推三阻四的不乐意,大牛可是他们孟家的长孙,她可是大牛的大奶奶,别说是借,就是给,也是应该的。
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悦:“那大嫂手里有多少闲钱?”
“一两。”孟奶奶想了想说道。
就着还是看在已经过世的孟爷爷的面子上,不然的话,她是一两都不愿意借的。
孟二爷爷脸上的表情险些都要绷不住,一两银子,开什么玩笑?别以为他不知道,他这个大嫂手里,少数也有三十两,他先前是打算想着借十两缓一缓,如今她只愿意借他一两。
她这是在打发叫花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到
第236章 独苗
孟二爷爷对于孟奶奶只肯借一两银子,心里很是有些怨怼, 毕竟这和他先前所预想的差的太多了一些, 但他是个心有成算的人,不管此时他心里怎么想, 面上却都是不显的。
他可太清楚这个嫂子的性格了, 性情泼辣不说, 还抠门的很, 若是他说什么不中听的话, 她连这一两银子都能给你收回去。
一两银子虽然少,但也是钱, 总比没有来的强。
最后,孟二爷爷拿着一两银子, 神情不悦的离开了。
临走之前,他的目光还在阿瑶的身上打了个转,看着阿瑶那一身鲜亮的新衣, 这一次,他的目光里带了些许的恶意。
阿瑶是没把孟二爷爷的目光放在心上的,被他看这么两眼,又不会少块肉, 更何况, 以后让他羡慕嫉妒恨的日子,更还在后面的。
当然,他可不是什么善心人士,他只是就这么嫉妒也就罢了, 真的敢动手的话。
自己也不会手软的。
“娘,你干嘛要把钱借给他,说是借,但这一两银子怕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王氏的神情有些不大高兴的和孟奶奶说道。
孟家二房的日子过得本就一般,偏偏还生了一堆的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按照眼下的情况看来,等孟二爷爷还钱,怕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在王氏看来,家里的一切都是她儿子的。
如今孟二爷爷借走这一两银子,还是可能没音儿还的那种,她心里能高兴才怪。
其实不止是王氏,就是张氏还有小儿媳田氏,也都不赞同的,但她们不像是王氏一般有底气,是长嫂不说,还生了家里唯一的男丁,敢直接开口和婆婆这么说话。
孟奶奶哪能不知道呢,此时,她也正心疼借给孟二爷爷的那一两银子,不过心里清楚归清楚,如今被儿媳妇这般说,她心里就不乐意起来,刚要张嘴说话,眼睛的余光一撇,却看到了不远处的阿瑶,便把已经到嘴边的训斥话给压了下去。
虽说没说话,不过脸却拉着,瞪了王氏一眼,自顾自的走进了屋子里。
王氏虽然不觉得自己刚才说错了,不过被孟奶奶瞪了一眼,她一个儿媳妇开口责备婆婆,到底还是有些气短,神情有些不自在的对两个弟媳说:“时辰差不多,我去喂猪了。”说着也不等张氏和田氏接话,便转身去了后院。
阿瑶因距离的有点远,对她们说的话,听得不大真切,但听到的几个零星的词汇,也足够他推敲出所有的事情。
其实,不管是孟奶奶还是他的便宜娘,考量的都不算错。
孟爷爷虽然已经过世,但和孟二爷爷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在讲究血脉相连的古代,这份血缘,若无大事的话,是很难割舍掉的。如今孟二爷爷来借钱,若是孟奶奶真的没有的话,倒也罢了,但明眼人都知道,孟家大房的日子过得宽裕舒坦。
若是不借的话,依照孟二爷爷的性情,必定是要和村里其他人嘀咕的,到时候孟家大房少不得要落个薄情的名头,更何况孟二爷爷师出有名,结婚生子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孟奶奶这才忍痛舍出一两银子,算是全了孟爷爷和孟二爷爷之间的兄弟之情。
而王氏想的也不算错。
就孟二爷爷家里的条件,孩子还多,孟大牛最大的弟弟,也已经十五,其实也到了说亲的年纪,这一两银子,恩……说是借,但实则就是给的。
至于孟奶奶和便宜娘因此而有些小分歧,阿瑶摆手表示,自己还只是个七岁的小孩子,不掺和大人之间的事。
虽说不管是孟奶奶还是王氏,她们都是地道的农家妇人,性格上是有不少的缺点,但也有不少的优点,其中有一点尤其值得称赞,那就是直爽,一般来说,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绝对不藏着掖着。
所以,
阿瑶是一点都不担心孟奶奶和便宜娘的事,她们会自我调节的。
她想的一点也不错,中午吃饭的时候,孟奶奶和王氏之间还有点小不自在,但等到晚上,却已经彻底恢复过来。
……
又过了两日,阿瑶已经开始了每日按时上学的生活。
李秀才的私塾才开了没几年,教导孩子也不是为了名声,想着要把学生往科举路上带,不过是为了讨生活,毕竟为了供应他去考乡试,家里一度是掏空了家底,还借了不少的外债,也就是这几年来,李秀才年岁大了,熄了往上考的心思。
因此,他收学生,并不看什么资质性格,只要给得起束脩,他都是收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秀才的私塾虽才开了没几年,但却已经把家里的外债给还清楚,甚至还计划着要盖新房。
现如今,李秀才的私塾里有九个学生,年岁都和阿瑶差不多,六、七岁的孩子,性格都比较皮,能坐得住的基本上是没有的,上课也不是很专心,多半也都是想着什么时候下课能出去玩儿?
而李秀才对他们在上课走神,也不是很在意,只要不调皮捣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影响课堂纪律,他都不大管的。
相对于这些坐不住的孩子,阿瑶就比较惹眼了。
从不和那些学生一起调皮捣蛋,乖巧懂事不说,即便是课下,多半时候也都是呆在自己的座位上,温习功课,很是刻苦。
即便是李秀才对学生不大上心,看到阿瑶如此认真努力的学生,也不免偏爱了一些。
其实,阿瑶之所以会这般,努力上进是一方面,不过更多是因为和那些小屁孩不大合得来。
说是拿着书在温习功课,但更多时候是在发呆。
……
时间一天天的走过。
转眼间,已经过去六年的时间。
阿瑶已经十三了。
早在四年前,阿瑶就不在李秀才那里念书了,实在是因为李秀才已经教不了他什么了。孟大梁三兄弟自阿瑶开始念书后,到县城里做短工,也会留意县里比较好的私塾,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宋秀才开办的私塾了。
他和李秀才虽然都是秀才,但他和李秀才完全不同,他不缺钱,开办私塾就是为了名声,因而他收学生是要看资质的,太过愚钝的他可是不收。
宋秀才虽然性情是迂腐一些,但也确实有真才实学,教学生也比李秀才尽心尽力太多,他开办的私塾年岁也久远一些,至今已经二十年,教导的学生有六个中了秀才,其中一个秀才,还中了举。
因而,宋秀才开办的私塾很是受到欢迎。
阿瑶如今就在这里念书,吃喝住行都在这里,每个月有两日的沐休时间。
今日,又到了休息日。
“柳大叔,劳烦您在这里等我了。”
阿瑶从私塾里走出来,一眼就看到了停在不远处小巷子门口的一辆牛车,脚下的步伐快了两分,等到了牛车边,对着驾车的一个约三十多岁的男子,拱手执礼,开口说道。
眼前的男子是阿瑶同村的柳大叔,农闲的时候,他每隔几天的时间,他便会把自家种的菜或是攒下的鸡蛋,拿到县城来卖,补贴一下家用。若是有人要去县城的话,也愿意拉人,每个人是五文钱,不过农家人都节省,村里有人要去县城,宁愿早起,多花时间走着去,也很少花钱坐车去。
从县城到大柳村,距离不算近,若是用脚走的话,要将近两个时辰。
孟奶奶可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孙子自己走回来,太辛苦,每次到阿瑶回家时,便会提前和柳大叔打招呼,让他回来的时候,来这里接一下阿瑶。
柳大叔第一次被阿瑶这般行礼的时候,他还有些手忙脚乱的,不过这几年下来,他也已经习惯了,不过心里却还觉得,读书人就是和一般的小子不同,很是有礼貌,憨憨的一笑,道:“我也没等多长时间,孟小子,先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