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_分卷阅读_1214

  大军一路浩浩荡荡,所经之处引来不少百姓夹道欢迎,于腊月初二抵达了京畿一带。
  “王爷,摄政王率领文武百官正在前方五里亭处相迎。”
  灿烂的阳光下,一个小将在前方探路后,回过来向君然禀告。
  “走!”君然勾唇一笑,意气风发地一夹马腹,胯下的白马嘶鸣着加快了速度,一马当先地飞驰而出。
  后方的数万大军紧跟而上,那隆隆的马蹄声如闷雷,如战鼓,天地为之撼动。
  不一会儿,正前方一队三两百人的人马就映入了君然的眼帘。
  旭日刚刚升起,京城的郊外寒风瑟瑟,阳光柔柔地自碧蓝的天空倾泻而下,给官道上的众人都镀上一层淡淡的光晕。
  “踏踏踏……”
  在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双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君然也渐渐地放缓了马速,目光清亮地看着站在百官最前方的慕炎和岑隐。
  着一袭玄色衮冕的慕炎跨坐在一匹矫健的黑马上,他身旁的岑隐着一袭大红色麒麟袍跨于一匹红马上。
  两个青年气质迥然不同,一个张扬轻狂,一个冷魅淡漠,明明天差地别,可是此刻这么并肩站在一起时,又似乎有一种微妙的和谐感。
  君然目光灼灼地盯着慕炎,心中一阵唏嘘。
  自打去岁八月他奔赴北境,他与慕炎已经一年多没见了。
  这一年多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饶是君然早就猜到慕炎心中有数,却也没预料到慕炎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为自己正名,以摄政王的身份光明正大地站立在大盛子民的视野中。
  君然的心绪一阵起伏,面上却是不显,嘴角含笑,神采奕奕。
  随着“吁”的一声,君然在十来丈外停下了马蹄,他后方的大军也随之停下。
  马蹄声渐止,但四周飞扬的尘土仍旧如灰雾般弥漫在空气中……
  君然在马上对着慕炎抱拳行了礼“见过摄政王!”
  他身后的数万将士也发出了同样的声音,喊声如雷般,震得天地也颤了一颤。
  慕炎朗声一笑,亲热地唤道“阿然,恭贺你凯旋而归!”
  周围原本庄重威严的气氛被慕炎这一声“阿然”破坏殆尽。
  后方的众臣暗暗地交换着眼神,早知道摄政王与简王交好,亲如兄弟,看来果真如此。无论如何,对大盛、对朝廷而言,这是一件好事。
  众臣也纷纷对着君然作揖,恭贺他凯旋而归,空气中一片喜气洋洋,万众一心。
  恭贺的同时,众臣的目光不免也落在了君然后方的两具棺椁上,面露惊然之色,越来越多的目光都看向了两具棺椁,交头接耳地私议纷纷。
  在战场上有所伤亡很是寻常,普通的将士大多就是就地安葬,会带回京城的尸体本身就不寻常,至少是一定级别的将领,但通常来说,应该也是随后将尸体运回京城,而不是由君然这般慎重地随军带着。
  岑隐一直没说话,他的目光也落在那两具棺椁上,恍若无底寒潭的眸子里弥漫着旁人无法理解的复杂,思念、哀伤、愤怒、庆幸……
  不同于在场的群臣,岑隐早就知道了这两具棺椁里放的是谁。
  前些天的某个晚上,慕炎就悄悄来岑府找过他了,说是已经找到了镇北王夫妇的尸骨,并让君然从北境带回京城了,不日就可抵达。
  第816章 一醉(一更)
  那一晚,慕炎与他说的那番话还犹在耳边:
  “大哥,耿海不是声称,他知道伯父伯母的尸骨在哪里吗?”
  “既然耿海敢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来要挟你,所以,我猜测伯父伯母的尸骨应该不是在乱葬岗之类的地方。不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耿海怎么可能还找得到他们的尸骨。”
  “以耿海这种冷心冷肺的性子,他既不知错,那也不会内疚,不会后悔,更不会妥善安葬伯父伯母,我就想尸骨是不是在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曾经看过那些从耿海家抄出来的账本,其中一本账册里有一笔十六年前的账目很奇怪。我怀疑耿海除了明面上找北燕人借兵五千,私底下背着皇帝与北燕还有过某种交易。耿海这个人私心重,他既然能背着皇帝藏下那两道密旨自保,我觉得他背着皇帝与北燕达成某种交易也未必不可能。”
  “所以,我就派人悄悄去了一趟北燕,查到了尸骨就在北燕,就借着这次和谈从北燕把他们换了回来。”
  岑隐目光怔怔地看着那两具黑漆漆的棺椁,眼神深邃,深不见底。
  这件事慕炎三言两语到来,说得是简单轻巧,但是岑隐知道慕炎必定是费了不少时日、不少精力才能查到线索。
  恐怕是在耿海拿这件事威胁自己的时候,慕炎已经着手去查了。
  慕炎此前一直没有告诉自己,也是怕在事情有定论前,让自己有过高的期望,然后又迎来失望。
  岑隐的眼眶微酸,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心潮澎湃。
  他又何尝能想到,有一天他还能寻回父母的尸骨,他还有机会把他们好好地安葬……
  岑隐紧紧地攥住了手里的缰绳,一动不动。
  他胯下的红马感受到了主人异样的情绪,踱了两下蹄子,嘴里发出了一阵不安的嘶鸣声。
  此时此刻,众人的目光大都落在慕炎和君然身上,没有人注意到岑隐的失态。
  君然从手边的亲信手中的接过了一道和书,朗声又道:“北境大捷,北燕败退,本王已经与北燕签下和书,和书在此。”
  一个小将接过那封和书,在万众瞩目中,将其郑重地奉到了慕炎手中。
  气氛变得庄重肃然。
  北境大捷以及两国签定了和书的事,君然之前已经让人往京城送过军报了,在场的众臣也都是知道的。
  但此时亲眼看到和书,众臣都不免面露喜色,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北境总算是又迎来了来之不易的和平!接下来的几年都可以好好地休养生息了!
  紧接着,他们就听君然气定神闲地又抛出一句惊人之语:“另外,镇北王薛祁渊夫妇的遗骨也已奉命带回。”
  群臣都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听到“薛祁渊”这个名字,猝不及防,前后两里都静了一静,只剩下那寒风呼啸的声音不绝于耳。
  “……”
  “……”
  “……”
  众人皆是目瞪口呆地瞪大了眼睛,一时没反应过来,神情复杂。
  去岁,皇帝在十六年前给耿海下的那两道关于镇北王府的密旨现世后,引得朝廷哗然,天下人义愤填膺。不得已,皇帝只能给镇北王府平了反,但平反归平反,皇帝既没有承认自己和北燕勾结的事,也没有恢复镇北王府的爵位。
  镇北王府已经没有后人了,群臣也都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了,没想到君然竟会带回薛祁渊夫妇的尸骨。
  众臣不禁若有所思,三三两两地交换着眼神。君然刚刚说“奉命”,很显然,他奉的是慕炎的命,而且,他还称呼薛祁渊为镇北王,莫非慕炎有意为镇北王府恢复爵位?!
  这个年头才浮现在众人的心头,就见慕炎突然动了。
  慕炎翻身下了马,在众人神情各异的目光中,大步流星地朝君然身后的那两具棺椁走去。
  众臣都不知道慕炎想做什么,皆是沉默地看着他。
  慕炎停在了距离棺椁不足一丈远的地方,寒风将他身上玄色的头蓬吹起,猎猎作响,浑身透着一种锐利的凛然。
  他直接撩袍跪在了棺椁前。
  周围的群臣眼睛瞪得更大了,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慕炎根本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更不在意其他人怎么想,直接对着那两具棺椁郑重地磕了头。
  一下,一下,又一下。
  他结结实实地给这两具棺椁磕了三下头。
  众臣都傻愣愣地看着这一幕,连君然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周围的数万将士也同样看着这一幕,不同于这些朝臣,他们的感触更深,热血沸腾。
  周遭更静了。
  岑隐还是跨坐在红马上,红马再次发出了嘶鸣声,在原地又踱了两下。
  岑隐并没有过去。
  即便慕炎没说,岑隐也知道慕炎这一跪是为自己而跪的,他磕的头也是为为自己而磕的。
  如果自己过去的话,势必会让别人怀疑他和镇北王府的关系。
  他能做的也只有像现在这样,以目光迎接双亲……
  岑隐闭了闭眼,再睁眼时,他又成了那个滴水不漏的岑隐,那个权倾天下的东厂督主。
  磕了三个头后,慕炎就站起身来,再次翻身上马,对着前方的数万禁军下令道:“大军回西山大营休整,择日再论功行赏。”
  数万将士齐声领命,喊声整齐划一地重叠在一起。
  接下来,兵分两路,这数万禁军从另一条路前往西山大营,至于慕炎、岑隐和君然则率领群臣从西城门返回了京城。
  京城的百姓们也都得知了简王凯旋而归的消息,城门内外早就有不少百姓等待着,欢呼着,喝彩着。
  整个京城中都是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所有的百姓都因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而觉得与有荣焉。
  队伍在百姓的夹道欢迎中先去了皇觉寺,将两具棺椁暂时停灵在皇觉寺,之后,他们才往皇宫方向而去,今日在宫中还会有庆功宴。
  无论是回京的路上,还是从皇觉寺到皇宫的路上,岑隐一直抿唇不语,面无表情,乍一看,如一汪平静的湖面,似乎游离于人群之外,不同于平日里的冷漠。
  群臣之中无人敢去瞅岑隐的脸色,都没发现,只有君然偶然注意到了。
  君然看着岑隐轮廓分明的侧脸,此刻再回想从五里亭开始的一幕幕,他意识到岑隐一句话也不曾说过。
  这一点,同样不太像岑隐。
  君然眯了眯眼,眼底浮现一抹若有所思:难道说岑隐和镇北王府有故?
  这时,宫门出现在前方长安大街的尽头。
  在一片马匹的嘶鸣声中,众人勒紧马绳停了下来,纷纷下马,移步中和殿。
  由一个內侍当众宣读了议和书后,君然的接风宴与庆功宴就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一道道的精美菜肴与酒水如流水般送进席宴,诱人的酒香弥漫在殿内。
  慕炎以摄政王的身份对这次北境之战的有功之臣论功行赏,众将之中,君然自然是论首功。
  在场的官员纷纷对着君然敬了酒,恭贺、夸赞之语此起彼伏,有人赞君然有乃夫之风;有人夸君然领兵有道,北境军乃所向无敌的威武之师;有人说君然乃武曲星下凡,冠军侯再世。
  殿内一片欢声笑语,觥筹交错,整个皇宫已经许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宫里的内侍宫女们一个个走路有风,似乎连腊月的寒风都没有那么寒冷了。
  中和殿的庆功宴直到未时才结束,一众官员醉意熏熏地各自散去,各回各家。
  但是慕炎没有急着回公主府,他出宫后,就独自去了岑府,自然是为了找岑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