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_分卷阅读_561
谢明曦在三米之外站定,淡淡道:“宁夏王,你被关进天牢后,陆迟曾写过一封书信给皇上。”
陆迟两字一入耳,一直冷漠如冰的宁夏王,终于变了脸色,冲口而出道:“他在信里写了什么?有没有提起我?”
李湘如:“……”
此时的宁夏王,真情流露,双目中闪着不容错辨的焦灼热切。和之前对着李湘如母子的冷漠形成了强烈之极的对比。
李湘如就是再迟钝,也惊觉出了异样。深藏在心底的猜疑迅疾闪过心头,难道殿下对陆迟……
不!绝不可能!
李湘如在心底拼命告诉自己,不能胡思乱想,不可怀疑夫婿。
宁夏王至始至终也没看她,更未出言解释。拖着沉重的铁索往前挪动两步,急切地追问:“陆迟在信中到底写了什么?”
李湘如心里的最后防线,终于溃败,俏脸惨白如纸。
谢明曦淡淡瞥了面色惨然的李湘如一眼,然后看向宁夏王,不疾不徐地说道:“陆迟确实提起了你。”
没等宁夏王释然高兴,又给了宁夏王重重一击:“陆迟说,人在做天在看。你有今时今日,皆是咎由自取。他只遗憾自己身在蜀地,不便来京。不能亲眼看到你被行刑!”
这一席话,如数柄利刃深深刺中宁夏王的胸口。
宁夏王如遭雷击,面色泛白,目中溢满了痛苦。
谢明曦看在眼中,心底那口积郁了数年的闷气,终于抒出胸膛。转身离去。
牢房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过了片刻,李湘如终于挣扎着挤出几个字:“殿下,你为何这般在意陆迟?”
宁夏王心痛如绞,冷笑着回应:“你不是知道了吗?何必再追根问底?”说完,便闭上双目,再不看李湘如。
……
李湘如浑浑噩噩,在原地站了许久。
她的世界,在这一刻,彻底崩溃,陷入一片无边的黑暗。
她睁着眼,却什么也看不清。她似一只扑火的飞蛾,为了一点点光明飞进了火焰中。被烈焰焚烧殆尽……
直至耳边响起御林侍卫统领的声音:“时间已至,请诸位藩王妃离去。”
李湘如木然地点点头,最后看了自己这一生最爱的男子一眼。然后转身离去。霆哥儿一直在哭,跑了几步便摔了一跤,口中不停地喊着“母妃”。
可往日疼爱他的母妃,似未听见一般,根本没回过头。
霆哥儿哭得更凶了。
心情同样恶劣的尹潇潇,心里的火气骤然冒了出来。
她蹲下身子,将哭喊不已的霆哥儿抱进怀中,扬声怒道:“李湘如!你再伤心再难过,也别扔下霆哥儿!”
这一声怒喝,如石沉大海。
最好颜面心气最高的李湘如,此时连头都没回,就这么僵硬着走出了天牢。
霆哥儿还在哭,眼睛哭得通红,嗓子也哭哑了。仿佛被遗弃了一般,紧紧抓住尹潇潇的衣襟。
尹潇潇无奈之下,只得一直抱着霆哥儿。如此一来,霖哥儿又不依了:“娘,抱抱我!”
霆哥儿生得高壮,尹潇潇抱了霆哥儿之后,根本腾不出手来抱霖哥儿。霖哥儿闹着哭个不停。尹潇潇听得头痛无比。
就在此时,谢明曦走上前来,将霖哥儿抱了起来:“霖哥儿乖,七婶娘抱着你。”
霖哥儿这才停了哭泣,将头钻进谢明曦的怀里。
尹潇潇和谢明曦对视,想说什么,嗓子似被什么堵住一般,怎么也说不出口。
世事就是这般无奈。
闽王会落到什么下场,不想可知。这一切都是闽王咎由自取,怪不得盛鸿夫妇。可让她毫无芥蒂地对着谢明曦说笑如常,她也委实做不到了。
谢明曦抿了抿嘴角,抱着霖哥儿走出天牢。
……
金銮殿。
这是盛鸿登基为帝的第一次大朝会。
盛鸿身着龙袍,坐在龙椅上。目光一扫,将百官垂头恭敬的样子尽收眼底。心里不由得暗暗感慨。
万人之上,俯瞰众生。
至高无上的皇权,是最诱人的毒药。人一旦沾染上了,极易沉醉上瘾,也极易生出自己高高在上永远高人一等可以任意主宰他人命运的错觉。
身为天子,最大的敌人,既不是藩王,也不是群臣。而是要和人最本能的贪恋和权欲抗衡。
后宫也是一样。
俞太后是权势斗争的胜利者,也被权势二字彻底冲昏了头脑,贪恋着早已不属于自己的凤印,霸占着椒房殿不肯让出来。
也正因清楚宫中争斗的阴暗不休,所以谢明曦才会如此厌恶宫廷。
放心吧!明曦,我盛鸿一定会做个不一样的“明君”,也给你一个截然不同的后宫。
盛鸿不知想到了什么,挑眉笑了一笑,然后张口:“诸爱卿,今日可有要事启奏?”
第798章 难缠
要事当然有。
之前的两三个月,龙椅空悬,国无君主。诸多国朝大事,皆由内阁商议定夺。不过,少了天子圣裁,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今日大朝会,内阁诸阁老们,率先启奏。
盛鸿也不敢再分神,敛神倾听。
他曾听政过两年,也曾在工部当差做事。对朝务不算陌生。只是,当日他一直存着混日子的心思,并未投注太多心力。现在忽地坐上龙椅,要做圣听决裁之人,心里也没什么底气。
不过,他有个最大的优点。不懂不会装懂,不知该如何定夺的,便暂时按下,留待散朝后和阁老们商议再做定夺。
身为首辅的陆阁老,一直未曾出言,默默地注视着龙椅上的年轻天子的一言一行。半日下来,心里不由得暗暗点头。
做天子,首先得稳。稳坐龙椅,才能稳住人心。
建安帝当年继位后,行事太过急切,处处揽权,打压藩王,对群臣也无亲近礼让之心,处处提防戒备,多心又多疑。更令人头痛的是,建安帝能耐不大,却刚愎自用,听不进众臣劝诫。
陆阁老谏言无果后,便不肯再多舌多言了。
盛鸿比起当日的建安帝,要强得多了。不说别的,只这一个稳字,便已胜过建安帝。
临近午时,陆阁老才张口启奏。
陆阁老一张口,就是最要紧的处置藩王之事。
“……人证物证确凿,先帝死于三位藩王殿下合谋。之前皇上未登基,臣等亦不敢枉言。今日,老臣奏请皇上,下旨严惩藩王!”
众臣一起张口附议:“请皇上下旨!”
处置藩王,唯有天子!
可惜,盛鸿这位天子,和众人想象中的勇于担当众人不太相同。也丝毫没有借机大逞天子之威的意思,张口叹道:“兄弟如手足。手足犯错,朕亦痛心不已。委实不忍下旨处置几位兄长。”
众臣一听这话音,心中各自揣摩。
藩王谋反,刺杀天子。只这一条,便是十恶不赦的重罪,绝无活路。现在端看新帝是否有借机清理藩王余党之意了。
李阁老心中惦记着宁夏王妃,上前一步说道:“皇上仁厚,又重手足之情,臣等铭感五内。只是,处置藩王之事,实在不宜拖延。老臣恳请皇上,早日下旨!”
又是“仁厚”,又是“重手足之情”,话中隐含之意,不言自明。
天子已经自承仁厚了,又这么看重手足之情,总不至于对藩王们赶尽杀绝斩草除根了吧!
紧接着,赵长卿的同族堂叔赵大人,也义正言辞地说了类似的请求。
可惜尹大将军还在府中养病,不然,今日在朝堂上便能添一笔助力。毕竟,赵家李家都不缺女儿,闽王妃尹潇潇可是尹大将军的独生爱女。
盛鸿心中早有计较,此时却未松口,只道:“散朝后,朕便去椒房殿,和母后商议此事。”
藩王们犯下重罪,天子不愿亲自下旨惩处,由俞太后下旨,倒也不算不合适。
只是,俞太后岂会甘愿担上杀害庶子的恶名?
……
俞太后当然不愿。
新登基的建业帝散朝后进了椒房殿,刚一张口,俞太后便明明白白地拒绝:“朝堂之事,哀家不便插手过问,一切由皇上做主吧!”
盛鸿接过话茬:“朝政之事,儿臣不敢令母后忧心。诸藩王之事,不仅是国事,亦是家事。”
“母后是儿臣们的嫡母,庶子们犯错,嫡母下令严惩,天经地义,任谁也说不出个不字。”
俞太后愣是不松口:“哀家老了,操心不了这些。”
盛鸿立刻自责地说道:“都是儿臣粗心疏忽。母后年龄渐长,体力大不如往日。病了一场后,精力更为不济。宫中诸事繁琐,母后将一应琐事都交给明曦,安心静养便是。”
好一个盛鸿!
竟以言语设下圈套!
俞太后目中闪过冷厉的精光,冷笑一声:“哀家若肯出面处置众藩王,皇上是不是又要换个语气,说哀家老当益壮精明果决,宫务由哀家掌管才合适?”
俞太后显然低估了盛鸿的厚脸皮。
盛鸿闻言半点不恼,反而咧嘴笑了起来:“果然还是母后最了解儿臣。”
俞太后:“……”
俞太后恼怒之下,狠狠瞪了过去。
盛鸿拱手作揖,一脸恳切:“这里没有外人,儿臣便厚颜说一回心里话。儿臣被情势所逼,不得不坐上龙椅。儿臣最大的依仗,便是母后的支持。”
“这是儿臣登基后遇到的第一桩要紧事,也是棘手事。儿臣恳请母后出手相助。”
俞太后心冷如磐石,绝不轻易动摇:“你不愿担杀害兄长的恶名,哀家更不愿被人传言杀害庶子。”
“盛鸿,你既做了天子,有些事便推脱不得。”
“你也不必再说什么了,哀家绝不会应下。至于后宫之事,等谢氏行了册封礼,哀家自会将宫务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