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_349

  然而寇准应得这么痛快,叫陆辞遗憾自己白费功夫、白白准备了第二、第三封奏疏之余,也极干脆地在当天下午,去往东宫给太子讲学前,就将事前写好的具体章程给送去中书省了,好叫寇准尽早过目了。
  寇准接过时,忍不住挑了挑眉,不满道:“你这是算准了我会同意了?”
  陆辞笑道:“相公素来爱民如子,定不忍叫细民年年受坏屋之苦的。”
  一顶高帽戴到头上,直让寇准嘴角一抽,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打发陆辞走了。
  等陆辞走后,寇准就发泄一般将那一叠文书砸在桌上,引来四周官员侧目。
  偏偏在下一刻,他就又没忍住,将那章程重新拿了起来,不耐地翻开。
  翻了几翻后,他阅览的速度,很快就慢了下来,面上的神色,也从不以为然,逐渐转为认真……
  陆辞如何会不知寇准的难处,哪儿会叫他太过为难?
  莫名提出治水,要想申请大笔款项,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哪怕计省之首并非林特,也绝无可能批准下来的。
  不过,在陆辞的计划中,解除京城洪灾隐患,也并不需要大笔款项。
  当务之急,自然是临时雇佣人员,进行淘渠。
  城外堤防的修缮和补筑,在不少有心人眼里,可是个不折不扣的肥差,陆辞若不想自找麻烦,还连带拖累寇准下水的话,就不可能打它的主意。
  从头到尾,陆辞就只盯着城内的问题罢了。
  街道的洁净,有街道司的人负责维持,然而底下所挖掘的排水用的渠湮,则长年累月地遭到薪土和污物的堵塞。
  若是小雨还好,且能从孔洞里勉强通过。
  若是哪年不幸,遇上连日大雨,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小地方可供他操作一二……
  陆辞一边慢悠悠地往东宫走着,一边在心里盘算寇准会将他报上的预算通过的可能性。
  等进了东宫,走到资善堂时,将心思从治水上抽出的陆辞,就惊讶地看到了一个趴在案桌上,浑身仿佛冒着沮丧的黑气,很是蔫了吧唧的小太子。
  等问询过后,原还满是担心的陆辞,就只剩哭笑不得了。
  ——赵祯正郁闷着还没研究多久,就已被忽然来到的爹爹给收走的那只司南小乌龟呢。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京城洪灾:开封严重的水患形势在奏疏和辞赋里都常被提及。嘉佑元年(1056),初到京城的苏轼就领略到了京城降雨成灾的汪洋局面了,还在《牛口见月》里进行了回顾:掩窗寂已睡,月脚垂孤光。披衣起周览,飞露洒我裳。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幽怀耿不寐,四顾独彷徨。忽忆丙申年,京邑大雨滂。蔡河中夜决,横浸国南方。车马无复见,纷纷操?伐郎。新秋忽已晴,九陌尚汪洋。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新月皎如昼,疏星弄寒芒。不知京国喧,是谓江湖乡。
  描写的就是滂沱大雨引发流经京城的蔡河水溃决,导致洪水泛滥经久不息,都市变成水乡泽国的情形。
  历史记载,这年4月的京城也的确遇到了‘大雨,水注安上门,门关折,坏官私庐舍数万区’,6月时,更是连太社,太稷坛也被水灾弄坏了。
  梅尧臣的《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里也描写了自己身困洪涝的经历。同是这回,欧阳修都准备带着家奴举家避难去了,官宦人家姑且如此,平头百姓更是十分之惨。(《宋代灾害文学研究》p96-97)
  第一百三十四章
  赵恒忘了归还赵祯的小乌龟这点,显然纯属无意。
  但对他而言,仅仅是微不足道的无心之举,对好不容易得了喜爱物件的赵祯,则是道不折不扣的晴天霹雳了。
  然赵恒忘了追究他在读书时间里玩物丧志,就已该谢天谢地了,赵祯再委屈,也不敢找他爹爹索要。
  这么憋在心里,他难免有些情绪低落。
  直到陆辞哭笑不得地承诺他,过几天会再做只一模一样的小龟司南来,心情才多云转晴,重新振作起来。
  就是之前趴在桌上太久,蹭得鼻头通红,眼睛湿漉漉的——哪怕此时一本正经地听讲跟读,也只让陆辞打心底地觉得可爱,而不觉他老成持重。
  被陆辞笑眯眯地盯着看了会儿,赵祯鼻尖上的那抹红色,就渐渐沿着他苍白的面颊扩散开来,染得耳朵脖子都是一片殷红。
  待入了愿,他才意识到起自己方才那犹如撒娇的丢人表现,不免羞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